close


清晨六點半,倫敦希斯洛機場照例擠滿了接送機的民眾。我頓時覺得自己很像導遊,只差沒拿個牌子寫上同事的名字。記得有兩次去花蓮採訪,來接機的原住民司機明明已經認識我,總還要把我的名字斗大的寫在版子上,在花蓮機場寥寥無人的接機室,總讓我很尷尬,連忙叫他放下牌子,他也總對我訕訕的笑。

接到我的同事了,一位主播,兩位攝影,還有一大堆攝影剪接器材。

他們一下機可是有任務在身的,一方面要趕拍機場情形、二方面要趕著做兩條新聞,傳衛星,真的可以用一刻不得閒來形容。還好我們的旅館就在事發地點kings cross車站很近,在叫不到計程車,地鐵又沒有行駛的狀態下,我們都得用走的,不過走路也得走個十到十五分鐘。可憐的是攝影記者,他們得扛攝影機,還得拖著史上最重的器材,攜帶式剪接機,來回奔波。還好英國天氣不熱,如果在台北,大概已經曬死了。



不過就這幾天的觀察與採訪經驗,我想跟台灣的新聞媒體現象來做個比較。

國外媒體報導態度沉穩平和,不走煽色腥路線。從事發當時到現在,所有媒體的畫面,沒有血腥,沒有現場殘破狼藉的景象,沒有屍體。當然第一是警方封鎖後,媒體守秩序不胡亂拍攝,第二是英國媒體一向處理新聞的角度,尤其是畫面的呈現,絕不嗜血,不會有讓觀眾膽顫心驚、看了不舒服、或讓死者家屬看了悲傷難過得畫面出現。如果在台灣,為了獨家,為了競爭,各家記者一定想盡辦法進入爆炸現場,拍攝爆炸後的景象,不然就是模擬爆炸當時的現況,或是拍攝現場家屬痛哭尋找親人的畫面。英國媒體沒有,到現在都沒有。就算是家屬找親人,媒體的描述也會讓觀眾動容,絕不只是讓家屬在現場哭哭啼啼而已。我沒說哪一種好或不好,或許\有的觀眾愛看深入現場實況轉播,或許\台灣媒體的報導方式可以刺激收視率。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做為一個觀眾,看英國的新聞,也可以說是無聊,因為他們謹守分際,只就現況做報導,另一方面可說看的舒服,消息又可信,至少不會因為搶收視率做出太誇張的報導。



第二是訪問英國民眾的經驗。我不知道該說英國民眾是單純還是友善,我們訪問的拒訪率很低,大部分民眾都可以很簡單快速回答記者的問題,包括警察和地鐵人員,皆大歡喜,即使不想接受訪問,也會很禮貌的回拒你,你也不好意思在纏他。台灣呢?或許\是媒體的問題太尖銳,還是大家對媒體太敏感,台灣民眾很愛躲鏡頭,或是當眾罵媒體記者,不想接受訪問就擺\個臭臉,不然還可以用手擋鏡頭叫記者不要拍,(請問這個動作是很帥嗎?我不懂為何有些人喜歡用手去擋鏡頭),其實越是這樣做,這樣的用手檔畫面的鏡頭大概越會被報導.如果好好說不想接受訪問,通常就不會被拍出來.當然很多事不是絕對,這只是小妹幾年經驗的一點淺見.



也因此我們的採訪過程,大致還算順利。最麻煩的是因為交通大亂的關係,趕衛星常捏把冷汗。後來我們學會坐地鐵跑新聞,這也算是好玩的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