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度過的第一個聖誕節,很平靜,沒有狂歡,也沒有去餐廳吃聖誕大餐。

因為聖誕節相當於國外的過年,店家會有好幾天不開,我和室友23號就先去超市搶食物,室友可是早就看好那間高級超市的高檔食品。那些我們平常買不下手的海鮮和烤雞,這次都給他狠狠買了。

23號回來,先吃中國城買的新加坡湯圓,補過冬至。然後跟室友討論,第二天要煮什麼大餐。以往在台灣,我當然不會煮所謂聖誕大餐,但是在英國,聖誕夜是全家團聚的日子,街上就跟死城一樣,餐廳當然也不開,所以一切都得自己來。
24號下午,袋比從超市回來:「沒想到絞肉和白菜都被搶光了,土司也只剩下一條,還好我們有搶到。」
「好吧,那沒辦法包水餃了。」
五點鐘,我就像小媳婦一樣開始在廚房忙了。袋比把冷凍蝦拿出來:
「這個你要怎麼煮?」
我是個對蝦很沒興趣的人,因為我討厭撥開蝦殼:「不知道耶,就用電鍋清蒸吧,弄蒜頭蝦好了。」自以為很懂。
於是我開始切蒜末,友人探頭進廚房:「你要清蒸蒜頭蝦喔?那好像很難弄的很好吃耶,而且如果蝦不新鮮,清蒸就很腥。」
「喔,要不然怎麼辦?」
「就用炒的啊。」
「好。」當下改變蝦的烹調方式。我把蒜頭和薑先爆香,加上一點台灣運來的米酒,想說既然要煮其他菜,蝦就給他悶一下。
然後我繼續弄別的,炒個青菜,弄個凱薩沙拉。袋比從冰箱把買好的冷凍海鮮盤拿出來,然後照顧在烤箱裡的烤雞,再煮她最愛的菠菜快煮濃湯。然後把那從中國城買的海蜇皮拌上魚露,等烤雞熱好,一桌聖誕大餐就上桌囉。

「Cheers! 」大家舉白酒慶祝,那昂貴的高檔海鮮冷盤一定要先吃的,在英國這段時間,已經很久沒吃到蝦蟹類的食物了。
「軟妮煮的蝦很有台灣味嘛!」友人邊吃邊稱讚。
「只要有蒜薑和米酒,就會有台灣味了。」我後來想想真的是這樣。

飽餐一頓,袋比奉上蛋塔當做飯後甜點。我們悠閒的看網路電視,新聞台裡都是聖誕夜的現場直播,有夠無聊。這就是我的聖誕夜了嗎?以往在台灣,吃完聖誕餐後我就得趕去懷恩堂參加午夜禮拜的。雖然我從小上主日學,但沒有受洗,不過每個聖誕夜還是乖乖回教堂做禮拜。英國應該是個基督教的國度,應該到處都是教會吧,可是我竟然怎麼找都找不到。只好上網去查附近哪裡有教堂。

寒風刺骨的夜裡,我們穿著厚厚大衣向教會出發。記得每年懷恩堂都很熱鬧,有燭光,有詩班獻唱好聽的聖誕歌曲,還有小朋友出來演著千年來千篇一律的兩千年前在聖誕夜發生的故事。當我終於走到位於市中心的教會,走進去嚇一跳,原本以為這個基督教的國度,應該很多人上教會才對,結果不是,裡面只有零星小貓兩三隻。跟座無虛席的懷恩堂靈糧堂,甚至是住家附近的小教會,真是天壤之別。原來英國人是不上教會的。
英國人做聖誕禮拜也沒創意,就跟一般禮拜一樣,牧師講道、讀聖經、唱歌、領聖體、禱告。不過我想牧師們一定很高興,看到竟然有一群東方人來參加禮拜。他們在禱告時還特別提到:「Pray for churches in Asia, pray for churches in Taiwan, pray for churches in Africa…….」他之前講的我都聽不懂,這句我聽懂了。不過我一直很納悶,我們都沒跟他們說話,他們怎麼會特別提到台灣,不提大陸呢?

做完聖誕禮拜,我覺得充實多了。途中經過那間由教堂改建成的pub,音樂震耳欲聾,聖誕夜pub價格暴漲,我一點都不感到興趣。
這就是我在英國過的第一個聖誕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